收藏新闻网

徐学杰个展:面朝大海的美术馆 面朝大海的绘画

来源: 藏品投资网 2019-07-01 15:04 访问手机端

《平行》徐学杰个人作品展,于2019年6月22日在面朝大海的烟台美术博物馆静静启幕。本次展览展出了徐学杰绘画、影像、装置作品四十余件,作品共分为四个板块: 平行、寓言、失重、痕迹。这次展览是徐学杰近年艺术创作几个系列的综合呈现。艺术家对家乡烟台的一次"汇报",也是艺术家对个人艺术创作阶段性的一次梳理。

展览开幕式徐学杰先生致辞

展览的开幕活动及研讨会于6月29日下午在烟台美术博物馆举行,远道而来的二十位艺术批评家与著名艺术家们就徐学杰的作品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如同本次展览的策展人夏可君博士指出:一个艺术家如何从个体生命经验,从他所生活的地方性出发,书写绘画的现代性?打开一个反思世界的个体角度?我们在徐学杰的作品上可以看到他几十年的思考与追求。一个卑微的个体如何通过艺术的方式在世界上确立自己的位置?徐学杰找到了自己的平行式艺术原理:这是让烟台塔山的塔平行于大海,让绘画平行于自然,让个体生命平行于当代世界的坍塌,如此多种的平行中,徐学杰发现了自己的艺术语言。一个自幼就在海边玩着沙戏的孩子,堆着沙,成塔,或者成为教堂一般的雕塑,但又看着它被海水慢慢冲倒,如此的转变如何付诸于艺术的语言?我们在徐学杰的作品上也感受到了我们这个时代的处境,在离散崩散与聚集凝固之间,如何保持二者的张力与转换关系?在徐学杰的作品上我们可以看到一种生命的辩证法,一种时代与绘画的辩证法,一种平行与平衡的不可能性与调节的必要性,充分体现出徐学杰作品现代性的审美价值与时代寓意。

开幕式现场

来自上海的华东师大美术学院的副院长张方白先生指出了徐学杰绘画语言的重要性:国际主义已经终结,代表世界的先锋性体现在个人主义上,个人主义的建构则是不再进入大师的阴影,而是具有原创性,从自己生活的深厚的大地发展起来的艺术家则不同,徐学杰以塔为主题,寻找到了自己的根性,从精神的内涵看是具有重要代表的艺术家,而理论界开始关注徐学杰的作品,可以从中看出徐学杰作品的语言特点:苏派的写实性,水墨的书写性,抽象泼洒的抽象性,还带有宗教的超越性。

展览研讨会

而来自于上海的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国画系主任的艺术家蔡广斌指出了塔的丰富性:首先指出这些作品给人的第一感受是有着悲情,整个作品有着浓郁的悲剧色彩,那幅6米的巨作,其恢弘背后的倾斜传达的是悲情,有着对于社会、现代性与政治,乃至于宗教的时刻表达与理解。《失重》系列中一些倾斜到几乎要倒下的作品,非常具有戏剧性,其悲剧色彩很难涅槃,作为艺术家的体会而言,更为让我们感受到生命力的沉痛感。每个人心中都有塔,但有着三重的塔:情感的塔、文化的塔与政治的塔,而第三种塔则可能最为影响我们的感受。徐学杰把画画得如此复杂,触发我们的思考与反省。

嘉宾合影

来自于北京的收藏家考云歧先生则比较了莫奈与学杰作品的差异,莫奈画过很多的草垛和教堂,不同时间段的形态,某个时间段的对话,光影的对话。徐学杰也是在画自己的对话,与塔对话,倾斜失重或者镇定,也有不同的时间性,也画到极致。画家的绘画语言是独到的,坚持这么长时间,还在探索,绘画在这个时代乃是一种生命力的体现。而继续思考徐学杰的塔与之不同则是重要的课题,不是在写实上,而是在象征、符号与文化的意味上,有着根本不同。同样来自于北京中贸圣佳国际拍卖公司负责人谭在江认为:作品能否打动人与作品营造的深度有关系,从北京2016年的第一个展览到现在的作品,看到2019年的新作多了一些色彩,还有塔与花卉的交织的场景,简洁中有着巧思,朴实中有着华丽,塔的形象绘画让人感到的更多是信仰,而新作则增加了新的浪漫与无常感,其不完整的局部与含混跳跃的笔触,也带来一种恍惚的梦感。

来自于美国的策展人与收藏家史蒂文先生还有枫翎女士,则从比较文化的角度给出了自己的判断:这是我的第二次看到徐学杰的个展,艺术家的绘画更为具有平衡感,看似平静但里面包含一种很大的能量。本来中国有着强大的传统与自信,但进入现代后似乎丧失了此强大的力量,但在徐学杰这里我们却再次感受了此力量!这是中国文化自信力的体现。

观众参观展览

还有不少国内著名艺术家出席了本次的研讨会,中央美院版画系的祝彦春老师认为画家很坚定地设定了文化的身份,即东方性,画家强化了这个身份,给人一种暗示,也传达了现代人失去精神家园后的深沉叹息,有诗人的情怀。艺术家吕山川与韩中人则认为徐学杰的作品具有现代性情感的强度与深度,可以进一步传达出现代人在碎散与坚定之间的张力,让人深切感受到作品纯粹的内在力量,作为他的同龄人,这些作品让人激动,如同享受一场交响乐,里面有很多声音,不一定是在画塔,而是在画自己的内心。

烟台本地重要的艺术家王永国先生则指出:早期画的塔比较写实,现在所画则是心中的塔。从塔的理解上而言,有着文化角度、学术角度与宗教角度的多元性;徐学杰的塔,是心中的塔,让人更为感动。过去画的色彩偏灰色,现在则是彩色,粉色,心情与理解随着个体生命的经验而改变着。这是真实的生命见证。

而烟台诗人瓦当则专门为画家写了一首非常具有形式感的塔诗,诗的形式就是一座塔的高大样式,则再次看出了塔画的诗意,既是对话也是戏仿,还是一种致敬。在讲述一个关于佛教浮屠的海市蜃楼的故事中,再次揭示了徐学杰绘画的独特的地方性与宗教性含义,在胶东半岛画塔,表明了画家的画塔也是一种修行。一种动态且冲出了画面的力量。其失重的寓言,也是古典主义与现代主义之间关系的失重。艺术家也有囚徒的困境,如同卡夫卡的困境。很多人感受到但没有去冲突其边界的勇气。生命去撞击一扇门,一扇信仰之门,这是一种庄重的行为。而且很多的手稿与研究还有待于关注,其未来的可能性也非常具有潜力。

展览现场

最后徐学杰的大学同事与老师们则让我们看到了画家的另一些层面,王刚作为前辈老师代表学院同事们指出,徐学杰的绘画对于烟台与鲁东大学具有一种教育学的价值,就是需要在语言本体的探索上树立了一个很好的榜样。同事与朋友金然则指出徐学杰作品中的主题,海滩上一起玩海沙游戏,这种表达到了现在,经过几十年的绘画后,则又被“放大”了,到了知天命之年,在乾坤颠倒与极端复杂的年代,从全真教到现在,烟台的文化历史如何具有现代性的表达?从小渔村到国际化城市,错综复杂的滋味如何被表达出来,学杰的装置作品与多媒体作品,体现了一种更为自由的状态,试图面对此复杂难言的滋味,因而特别让人思考。董贵晗老师则指出,不仅仅是对塔的对象认识也是对自我的认识,对自我的定位,这是许多艺术家在追求但很难达到的一个阶段,在绘画中体现自我的生命认知与存在感,如此的执着状态与个体的生命精神息息相关,不仅仅是塔,还有光,这种光感让人感到了希望。而大连美术馆馆长王嵬先生则强调了徐学杰个体的孤独感,正是这种孤独感让他与很多人不同,而他的眼睛的冷峻让人看到塔的符号只是个体内心的表现,并指出他的绘画呈现出绘画的意义与价值,那些看起来如同舍利子内在光芒的绘画,真正能够呈现绘画意义价值的作品才是可以留下来的作品,绘画同时具有绘画性与思想性是有难度的,而徐学杰的作品实现出来了。

本次展览之际,也是鲁东大学当代艺术研究中心成立系列活动之伊始,同时也会举行相关的艺术研讨会。《平行》展将延续至7月8日,期待更多的观众来到烟台美术博物馆馆参观。

《平行》——徐学杰作品展

xu xuejie solo exhibition

策展人:夏可君

展览时间:2019.6.22--2019.7.8

开幕时间:2019.6.29下午2:30

主办:鲁东大学艺术学院、鲁东大学当代艺术研究中心

承办:烟台美术博物馆、宇辰美术馆

协办:烟台油画学会、澳得利艺术馆、奔富酒园、烟台3W Coffee创意空间、塔社阿非工作室

媒体支持:雅昌艺术网、人民艺术家、艺术头条、北京文艺网、今日头条、新浪新闻、凤凰新闻、搜狐新闻、艺美中国网、雲水墨、收藏新闻网、中国艺术资讯网等

声明:除非注明,本文“徐学杰个展:面朝大海的美术馆 面朝大海的绘画”为原作者享有版权,转载时请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藏品投资网”。本站所有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本站尊重行业规范,每篇文章都标有明确的作者和出处,如所载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你可能会喜欢: